当代中国全民守法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7
作者
单颖华
机构
[1]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全民守法; 法治建设; 权利与义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必然趋势。全民守法的特征在于守法的普遍性与自觉性,前者决定了守法的广度,后者决定了守法的深度。守法的普遍性越强,越能促进守法的自觉性,守法自觉性的提高又会拓展守法的普遍性。从全民守法的主体来看,执政党是首要的主体,国家机关是关键的主体,公民、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是最广泛的主体,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也应守法。推进全民守法的路径包括:以权利型守法观为指导,使社会成员由被动守法向主动守法转变;领导干部带头守法,树立宪法至上意识;完善全民守法的激励机制、惩戒机制、法治教育机制,建立有效的守法监督机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法治的文化解析.[D].吴丹梅.黑龙江大学.2003, 04
[2]  
法理学.[M].沈宗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法律与宗教.[M].(美) 伯尔曼; 著.商务印书馆.2012,
[4]  
法治文明论.[M].范进学; 夏泽祥; 秦强;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  
法理学.[M].葛洪义;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6]  
法理学.[M].宋方青; 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7]  
法理学.[M].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   法治与法治意识 [J].
柯卫 .
山东社会科学, 2007, (04) :97-100
[9]  
对我国守法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检讨.[J].黄竹胜;.法律方法.2002, 00
[10]   守法论纲——法理学与伦理学的考察 [J].
胡旭晟 .
比较法研究, 1994, (0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