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争论综述

被引:6
作者
赵洪 [1 ]
覃操 [2 ]
机构
[1]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
[2]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战略对接; 增长模式; 区域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反应热烈积极,特别是中亚五国;东南亚和南亚各国恰恰相反,更多地表现出忧虑和保留态度。针对以上国家的忧虑,中国已尝试改变策略,力求向东南亚各国证明"一带一路"能够与东盟的发展战略协同推进,并在东盟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补充作用。北京也调整了对印度的战略,从原先的"邀请"印度加入"一带一路"转变为强调两国之间的"战略对接"和"政策协调"。尽管"一带一路"在总体上看只是一个经贸倡议,但它也在政治和安全层面具有巨大意涵。因此,如果中国希望使周边国家相信"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公共项目而非"阴谋"战略,那么中国亟需与有关各国建立政治互信。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一带一路”与东亚“西扩”——从亚洲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构建的视角分析 [J].
朴光姬 .
当代亚太, 2015, (06) :37-62+156
[2]   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 [J].
马建英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10) :104-132+159
[3]   亚投行发展融资理念:应以全球价值链合作为出发点 [J].
徐奇渊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4) :41-45
[4]   直面“一带一路”的六大风险 [J].
张明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4) :38-41
[5]   “一带一路”:祈愿审慎 [J].
时殷弘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7) :151-154
[6]   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J].
黄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6) :138-155+160
[7]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面对的外交风险 [J].
薛力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2) :68-79+5
[9]   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下的“一带一路” [J].
黄益平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1) :48-53+5
[10]   “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J].
金玲 .
国际问题研究, 2015, (01) :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