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补给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杜新强 [1 ]
齐素文 [2 ]
廖资生 [1 ]
李砚阁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大庆油田水文地质工程公司
[3]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地下水人工补给; 地下水水质; 含水层; 地球化学模拟;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7.02.016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人工补给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问题,通过反向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对大庆西部地下水水质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含水层矿物相的溶解-沉淀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以及氧化还原作用的影响,并确定方解石、白云石、盐岩、萤石、石膏、赤铁矿、菱铁矿、软锰矿、二氧化碳、阳离子交换剂等为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控制性(矿)物相。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向地球化学模拟方法,以大庆市西水源地下水人工补给为例,模拟了地表水进入到地下后与含水层中原有的地下水以及含水层介质发生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注入水与含水层中的水混合后,使地下水的矿化度有所降低,且混合水中地表水所占比例越大,地下水的矿化度越低;注入水与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混合后,不会导致地下水水质的突变和水质级别的降低,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含水层水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含水层储存和回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杜新强 ;
廖资生 ;
李砚阁 .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08) :24-26
[2]  
地下水质量标准.[S].地址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全国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吉林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河南省水文地质总站;陕西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江西省环境地质大队.李梅玲;张锡根;阎葆瑞;李京森;苗长青;吕水明;沈小珍;席文跃;多超美;雷觐韵.1993,
[3]  
浅层孔隙地下水系统环境演化及污染敏感性研究.[M].王焰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4]  
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M].张宗祜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5]  
水—岩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理论及应用.[M].文冬光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