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铜尾矿废弃地定居植物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被引:40
作者
田胜尼
孙庆业
王铮峰
彭少麟
夏汉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铜尾矿; 定居植物; 理化性质; 复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53 [金属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铜陵铜尾矿废弃地上可定居的植物及几种优势植物群落基质的理化性质。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铜陵各尾矿(库)场上,共有 30 科 96 属 122 种植物。禾本科、菊科与豆科中的草本植物,是铜陵铜尾矿废弃地自然定居的先锋植物,具匍匐茎或地下茎的植物或具固氮能力或具种子小、易传播的特性植物,适宜在铜尾矿废弃地定居成活;几种优势植物群落基质的理化性质较未复垦区及酸化区得到明显的改善,其 pH值得到缓和,N、P、有机质营养成份含量增加,重金属铜的含量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环境污染与生态恢复.[M].黄铭洪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2]  
热带亚热带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实践.[M].彭少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3]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4]  
工业废弃地上的植物定居.[M].[英]格默尔(Gemmell;R·P·) 著;倪彭年;李玲英 译.科学出版社.1987,
[5]  
土壤农化分析.[M].南京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0,
[6]  
土壤理化分析.[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7]   铜尾矿对5种豆科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刘登义 ;
田胜尼 ;
杨世勇 ;
谢建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96-600
[8]   丛枝菌根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生态学作用 [J].
方治国 ;
陈欣 .
生态学杂志, 2002, (02) :61-63+82
[9]   铅锌尾矿上自然定居植物 [J].
孙庆业 ;
蓝崇钰 ;
黄铭洪 ;
杨林章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57-1462
[10]   铅锌尾矿废弃地的化学性质研究 [J].
孙庆业 ;
蓝崇钰 ;
杨林章 .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4) :36-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