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制度对紫色水稻土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被引:35
作者
罗友进
王子芳
高明
魏朝富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作制度; 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5.010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紫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耕作制度对紫色水稻土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长期垄作免耕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常规平作高,1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则比常规平作低;表明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土壤有机质具有表层富集现象;水旱轮作各土层有机质含量均比常规平作低。垄作免耕各土层活性有机质含量普遍增加,水旱轮作表层(0~10 cm)活性有机质含量减少,其余土层变化不大。对活性有机质组分含量的研究表明:与常规平作相比,垄作免耕增加了土壤表层活性有机质各个组分的含量,在其余土层增加了低活性有机质含量,而减少了高活性有机质含量;水旱轮作增加了各土层低活性有机质含量而减少了中活性和高活性有机质含量。垄作免耕所有土层的碳库管理指数都在100以上,水旱轮作除表层(0~10cm)小于100以外,其余土层都在100以上。由此可见,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有较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81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M].林葆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2]  
Managing legume leys; residues and fertilisers to enhance the sustainability of wheat cropping systems in Australia.[J].Anthony M. Whitbread;Graeme J. Blair;Rod D.B. Lefroy.Soil & Tillage Research.2000, 1
[3]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with cropping as measured by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nd 13 C natural isotope abundance.[J].Rod D. B. Lefroy;Graeme J. Blair;Wayne M. Strong.Plant and Soil.1993, 1
[4]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徐明岗 ;
于荣 ;
孙小凤 ;
刘骅 ;
王伯仁 ;
李菊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459-465
[5]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李琳 ;
李素娟 ;
张海林 ;
陈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106-109
[6]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李玲玲 ;
黄高宝 ;
张仁陟 ;
晋小军 ;
Kwong Yin CHAN .
生态学报, 2005, (09) :2326-2332
[7]   长期免耕水稻田土壤的生物特征研究 [J].
张磊 ;
肖剑英 ;
谢德体 ;
魏朝富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2) :111-114
[8]   土壤活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 [J].
徐明岗 ;
于荣 ;
王伯仁 .
土壤肥料, 2000, (06) :3-7
[9]   施肥对土壤不同碳形态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沈宏 ;
曹志洪 ;
徐志红 .
土壤学报, 2000, (02) :166-173
[10]   非腐解有机物培肥对水田土壤生物量态碳、氮的影响 [J].
吴景贵 ;
姜岩 ;
姜亦梅 ;
王明辉 .
土壤通报, 1998, (04)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