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会的动力

被引:8
作者
刘勇
刘鸣鸣
机构
[1]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体育经济学; 学校体育场馆; 动力机制;
D O I
10.16237/j.cnki.cn44-1404/g8.2011.02.013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我国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会的动力进行研究,认为改革推动力、政策调控力、场馆内生力、市场需求力、运营推动力和经济保障力等是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会的6大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现状与对策 [J].
黄桥贤 ;
杨效勇 ;
陈流 ;
陈莉萍 .
体育学刊, 2010, 17 (07) :113-117
[2]   广州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 [J].
刘学谦 ;
冯云辉 .
体育学刊, 2010, 17 (07) :109-112
[3]   学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探析 [J].
刘勇 ;
刘鸣鸣 .
体育文化导刊, 2010, (04) :78-82
[4]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服务于社会的长效机制研究 [J].
刘勇 ;
刘鸣鸣 ;
石岩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01) :22-25
[5]   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研究 [J].
唐建倦 .
体育与科学, 2009, (06) :50-52
[6]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有效运行机制研究 [J].
陈林会 ;
覃文林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5 (03) :89-91
[7]   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J].
刘庆青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3) :46-49
[8]   高校体育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 [J].
张金标 ;
姜同仁 ;
钱杰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2) :1667-1669
[9]   关于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化的思考 [J].
李红岩 ;
任保国 .
体育学刊, 2004, (04) :20-22
[10]   对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的研究 [J].
毛苏林 ;
霍照 .
体育科学, 2004, (03)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