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促和平:中国参与中东安全事务的理念创新与路径选择

被引:11
作者
孙德刚 [1 ]
张丹丹 [2 ]
机构
[1]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2]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东研究所
关键词
以发展促和平; 安全观; 中国中东外交; 安全事务; 全球治理;
D O I
10.13851/j.cnki.gjzw.201906006
中图分类号
D815.4 [中东及巴勒斯坦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中东是全球安全问题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中东地区的冲突解决主要有三种路径——"以实力促和平""以民主促和平"和"以发展促和平"。"以发展促和平"强调"发展赤字"是引发冲突的主要根源,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维护国家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和推动地区冲突解决,从而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将发展带来的经济红利转化为安全红利。该理念倡导发展与和平的联动性、"输血"与"造血"的两重性、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渐进性。中国在中东"以发展促和平"的实践分为国家和地区两个维度。在国家层面,中国主张尊重中东国家的发展权,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为抓手,通过发展援助等增强对象国治理能力;在地区层面,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促进区域设施联通,建立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地区和平。"以发展促和平"理念基于改革开放40年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参与中东安全事务的重要方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9+154 +154-15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习近平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实践探析 [J].
张沛霖 .
岭南学刊, 2019, (02) :31-35
[2]   中国的身份定位与构建发展中国家新型关系 [J].
钟飞腾 .
当代世界, 2019, (02) :23-28
[3]   China's Seaport Diplomacy: Theories and Practice [J].
孙德刚 .
China Economist, 2018, (06) :34-48
[4]   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 [J].
秦亚青 ;
魏玲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 35 (02) :1-14
[5]   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和安全风险及应对 [J].
刘中民 .
国际观察, 2018, (02) :36-50
[6]   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J].
郭关玉 ;
高翔莲 .
社会主义研究, 2017, (05) :60-66
[7]   发展和平:联合国维和建和中的中国方案 [J].
何银 .
国际政治研究, 2017, 38 (04) :10-32+3
[8]   中国参与几内亚湾地区和平与安全合作:挑战与深化路径 [J].
李新烽 ;
张春宇 ;
张梦颖 .
国际问题研究, 2017, (04) :113-123
[9]   南苏丹的和平进程与国际社会的作用 [J].
勒本内尔森莫洛 ;
沈晓雷 .
西亚非洲, 2017, (01) :44-62
[10]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文化基础、战略取向与实践意义 [J].
肖晞 .
国际观察, 2015, (04)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