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部城市群一次灰霾天气过程的外来影响程度研究

被引:18
作者
唐娴 [1 ,2 ]
王喜全 [1 ]
洪也 [3 ]
杨婷 [1 ]
机构
[1]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3]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灰霾; PM10; 跨区域影响; NAQPMS; 辽宁中部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
D O I
10.13671/j.hjkxxb.2014.0217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及其污染源在线追踪技术,对2011年10月27—30日辽宁中部城市群发生的一次灰霾过程的外来影响贡献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辽宁中部城市群PM10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别是代表性城市沈阳的PM10浓度的时间变化,这为利用污染源在线追踪技术研究外来影响的贡献率奠定了基础;在此次辽宁中部城市群灰霾天气期间(10月27—30日),外来贡献率随着城市与京津冀地区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从营口的61%减小到铁岭的23%,而辽宁省本地贡献率则逐渐增大;京津冀城市群相对于胶东半岛城市群是主要的外来影响源地;在辽宁中部城市群近地层PM10浓度先后达到峰值时段,京津冀地区对营口、鞍山、沈阳、本溪、抚顺和铁岭的贡献率分别为60.6%、42.8%、31.8%、34.9%、30.7%和19.7%,因此,至少可以说京津冀地区对此次灰霾过程中营口、鞍山、沈阳和本溪等地的空气质量恶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研究表明,虽然开展区域调控是解决区域灰霾污染的有效措施,但也要注意灰霾污染的跨控制区影响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541 / 15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辽宁中部城市群灰霾天气的外来影响——个案分析
    洪也
    马雁军
    王喜全
    张云海
    陆忠艳
    王扬锋
    周德平
    刘宁微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8) : 2115 - 2122
  • [2] 我国空气污染物人为源排放清单对比
    杨文夷
    李杰
    朱莉莉
    王自发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7) : 703 - 711
  • [3]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
    贺泓
    王新明
    王跃思
    王自发
    刘建国
    陈运法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3) : 344 - 352
  • [4]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张小曳
    孙俊英
    王亚强
    李卫军
    张蔷
    王炜罡
    权建农
    曹国良
    王继志
    杨元琴
    张养梅
    [J]. 科学通报 , 2013, (13) : 1178 - 1187
  • [5]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吴兑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 257 - 269
  • [6] 灰霾污染的跨控制区影响——一次京津冀与东北地区灰霾污染个案分析
    王喜全
    杨婷
    王自发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6) : 690 - 696
  • [7] 沈阳市冬季大气颗粒物元素浓度及富集因子的粒径分布
    洪也
    马雁军
    韩文霞
    周德平
    刘宁微
    张云海
    王扬锋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11) : 2336 - 2346
  • [8] 沈阳及周边城市大气细粒子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马雁军
    刘宁微
    王扬锋
    洪也
    张云海
    刘庆鹜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6) : 1168 - 1174
  • [9] WRF模式对山谷城市边界层模拟能力的检验及地面气象特征分析
    王颖
    张镭
    胡菊
    张燕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6) : 1397 - 1407
  • [10] 沈阳地区霾的环境特征研究
    张云海
    马雁军
    刘宁微
    周德平
    王扬锋
    洪也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11) : 2636 - 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