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控制模式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六省(市)加工贸易企业水平调查数据的计量分析

被引:6
作者
孙楚仁
沈玉良
机构
[1] 上海外贸学院国际经贸研究所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生产控制模式; 生产效率; 调查数据;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2.03.009
中图分类号
F752.68 [特种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基于六省(市)加工贸易企业水平调查数据对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企业所有权、采购权和销售权的配置模式)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同跨国企业参与加工贸易企业程度越高则该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更高的直觉想悖,在给定采购权和销售权配置的情况下,外商独资企业生产效率最低,合资企业生产效率最高。在其他权力配置给定的情况下,采购权或者销售权掌握在中方手中比掌握在外方手中效率更高。这意味着外商独资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并不能带来中国加工贸易生产技术和效率的快速提升,它们不可能成为将来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88 +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J].
孙楚仁 ;
沈玉良 .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08) :27-33+38+88
[2]   独占或分治:中国加工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 [J].
王怀民 .
世界经济, 2006, (09) :33-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