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理论下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市民化困境

被引:6
作者
王怡蕾 [1 ]
莫慧兰 [1 ]
史琼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 市民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D632.4 [移民];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易地扶贫搬迁是通过对生活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搬迁,旨在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的一种自愿性搬迁扶贫方式。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决战的胜利与否。截至2019年2月,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累计搬迁入住132万人,剩余56万人将于6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然而,实行易地搬迁城镇安置的贫困户却面临着市民化的困境。基于此,以社会排斥理论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D].马旭.西北民族大学.2013, 05
[2]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研究 [J].
张洋 ;
徐佳瑩 .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 26 (02) :97-102
[3]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市民化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J].
邹英 ;
向德平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2) :75-80
[4]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分析 [J].
马隽 .
农业经济, 2016, (02) :73-74
[5]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 [J].
王立业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79-83
[6]   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 [J].
周怡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4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