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几种虫生真菌附着胞的荧光显微及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22
作者
:
樊美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北京
樊美珍
黄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北京
黄勃
王建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北京
王建林
王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北京
王滨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北京
[2]
安徽农业大学,合肥
来源
:
菌物系统
|
1999年
/ 03期
关键词
:
虫生真菌;
附着胞;
荧光显微术;
扫描电镜;
D O I
:
10.13346/j.mycosystema.1999.03.006
中图分类号
:
Q939.5 [];
学科分类号
:
071005 ;
100705 ;
摘要
:
本研究通过对细脚拟青霉、蝉拟青霉、玫烟色拟青霉、金龟子绿僵菌和莱氏野村菌在疏水表面产生附着胞的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明确五种虫生真菌均可产生附着胞,细脚拟青霉和金龟子绿僵菌产生单附着胞和复合附着胞两种形态,均呈椭圆至长椭圆形,如遇到不适合浸染的部位,则重新产生芽管向前延伸直至找到适合入侵的部位。蝉拟青霉分生孢子多在顶端发芽成人字形,末端形成椭圆形附着胞,该拟青霉再生附着胞能力强。金龟子绿僵菌和莱氏野村菌附着胞表面有较厚的粘液层,而三种拟青霉附着胞表面均未见有粘液层。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3+345-346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