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北带丰深1井区深层沙四下古油藏与天然气成因
被引:38
作者
:
李延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李延钧
[
1
]
宋国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宋国奇
[
2
]
李文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李文涛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瑞超
[
1
]
杨显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杨显成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义才
[
3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文军
[
1
]
机构
: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3]
成都理工大学
来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010年
/ 31卷
/ 02期
关键词
:
碳同位素;
显微荧光;
焦沥青;
原油裂解气;
凝析气藏;
东营北带;
济阳坳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北带丰深1井区深层古近系沙四段下亚段以产出凝析油气为特征。根据天然气烃类气体组成、氮气含量、气体碳同位素、储层显微荧光薄片观察与测试结果以及热模拟实验结果综合分析,丰深1井区天然气属于原油裂解气,且储层孔隙大量分布热蚀变焦沥青。结合储层地温史和烃源岩生烃史,证实该区深层沙四下砂砾岩体存在古近纪末期(Es1末)古油藏,并在新近纪明化镇组沉积期至今(Nm—Q)因热力作用发生裂解,形成现今的深层凝析气藏。同时发现,在古油藏边缘,如丰深3井区存在源岩干酪根裂解与原油裂解成因的混合气;储层大量微观泄压缝的存在是凝析气藏保持正常压力系统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判识
[J].
李艳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李艳霞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42
-45+50+119
[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地球化学研究(Ⅰ)——模拟实验和产物分析[J]. 张敏,黄光辉,胡国艺,赵红静,李谨,朱翠山,肖中尧.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2)
[3]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盐下天然气成因类型分析——以丰深1井为例
[J].
张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张勇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394
-398+652
[4]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卓勤功
;
蒋有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蒋有录
;
隋风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隋风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620
-629
[5]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J].
李素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素梅
;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庞雄奇
;
邱桂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邱桂强
;
高永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永进
;
孙锡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孙锡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416
-421
[6]
塔里木盆地海相腐泥型天然气的成因判识
[J].
陈世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陈世加
;
马力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马力宇
;
付晓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付晓文
;
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林峰
;
罗玉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罗玉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00
-101+118
[7]
塔里木发现和证实两种裂解气
[J].
赵孟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孟军
;
曾凡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曾凡刚
;
秦胜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秦胜飞
;
卢双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卢双舫
.
天然气工业,
2001,
(01)
:35
-38+8
[8]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研究
[J].
郝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郝黎明
;
郝石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郝石生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1)
:64
-70
[9]
各类烷烃气的鉴别
[J].
戴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戴金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02)
:185
-193
[10]
我国不同地质时期沉积有机质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J].
张大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张大江
;
王大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王大锐
;
章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章聆
.
科学通报,
1991,
(04)
:302
-305
←
1
2
→
共 14 条
[1]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判识
[J].
李艳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李艳霞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42
-45+50+119
[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的地球化学研究(Ⅰ)——模拟实验和产物分析[J]. 张敏,黄光辉,胡国艺,赵红静,李谨,朱翠山,肖中尧.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2)
[3]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盐下天然气成因类型分析——以丰深1井为例
[J].
张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张勇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394
-398+652
[4]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卓勤功
;
蒋有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蒋有录
;
隋风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隋风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620
-629
[5]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J].
李素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素梅
;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庞雄奇
;
邱桂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邱桂强
;
高永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永进
;
孙锡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孙锡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416
-421
[6]
塔里木盆地海相腐泥型天然气的成因判识
[J].
陈世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陈世加
;
马力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马力宇
;
付晓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付晓文
;
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林峰
;
罗玉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罗玉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00
-101+118
[7]
塔里木发现和证实两种裂解气
[J].
赵孟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孟军
;
曾凡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曾凡刚
;
秦胜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秦胜飞
;
卢双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卢双舫
.
天然气工业,
2001,
(01)
:35
-38+8
[8]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未熟、低熟烃源岩排烃研究
[J].
郝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郝黎明
;
郝石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郝石生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1)
:64
-70
[9]
各类烷烃气的鉴别
[J].
戴金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戴金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02)
:185
-193
[10]
我国不同地质时期沉积有机质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J].
张大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张大江
;
王大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王大锐
;
章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章聆
.
科学通报,
1991,
(04)
:302
-30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