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人工智能将使未来战争更具伦理关怀——对马斯克先生的回应
被引:7
作者
:
徐英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教育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徐英瑾
[
1
,
2
]
机构
:
[1]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
教育部
来源
:
探索与争鸣
|
2017年
/ 10期
关键词
:
人工智能;
人工道德主体;
武器;
战争伦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E81 [战略学];
学科分类号
:
1102 ;
摘要
:
与很多人的估计相反,人工智能与既有武器平台的结合很可能反而会增加未来战争的伦理指数。由于人工智能的运用本身就具有"减少附带伤害"这样的潜在伦理目的,相关技术的提高显然能够使得军事打击变得更为精准,对民众生命与物质财产的伤害也能够被降到最小。同时,机器人战士的大量部署能有效减少军事开支中的人力成本支出,并能弥补因为人类士兵的生理极限而导致的防御空白——这一点在反恐治安战中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术价值。人工智能的发展还能够全面提升未来战争的"无人化"水准,使得可能爆发的武装冲突所导致的人类士兵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而这一点也就为各国政府更容易开展针对武装冲突的和平斡旋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Moral Machines:Teaching Robots Right from Wrong. Wendell Wallach,Colin Allen. . 2011
←
1
→
共 1 条
[1]
Moral Machines:Teaching Robots Right from Wrong. Wendell Wallach,Colin Allen. . 201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