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江淮生态大走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2
作者:
吉婷婷
[1
,2
]
王细元
[3
]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2] 淮河生态经济带研究院
[3]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灰色关联分析;
江淮生态大走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规划驱动下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分析方法,探讨了该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2-2016年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指数均为线性增加过程,且增幅较大。不同地区城市化指数变化过程较相似,同步性较好,但生态环境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在区域上可划分为两类,其一为波动型耦合关系,包括淮安、宿迁和徐州3市,其二为平稳型耦合关系,包括扬州、泰州两市;江淮生态大走廊整体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协调度都呈线性增加过程,除2013年外,其余年份都为高水平耦合阶段。2012和2013年为中、低协调发段,2014-2016年为高协调或极协调阶段;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方面的结构性指标是影响耦合关系的主要城市化因素,而水气环境是影响耦合关系高低的主要生态环境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