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胚胎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1
作者
王伏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被子植物胚胎学; 花粉发育; 绒毡层; 实验胚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关于植物胚胎学的研究范围,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研究范围限于受精卵的分裂到胚的成熟,并把重点放在胚的初期发育上,如Johansen(1950)就是这样。大多数学者如Schnarf (1929、1933),Maheshwari (1960、1963) 关于植物胚胎学的含义却广泛得多。就种子植物来讲,植物胚胎学是研究雌雄性器官的发生和结构,雌雄性细胞的形成,传粉和受精作用,胚乳、胚和种子中其它组织发育的规律以及有性生殖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包括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在内,研究有性生殖过程在系统发育中的进化并用实验方法以期控制和改变有性生殖过程的一门科学。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从未传粉的小麦子房诱导单倍体植株 [J].
祝仲纯 ;
吴海珊 ;
安庆坤 ;
刘振岳 .
遗传学报, 1981, (04) :386-390+403
[2]   从水稻未授粉的幼嫩子房培养出单倍体小植株 [J].
周嫦 ;
杨弘远 .
遗传学报, 1980, (03) :287-28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