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头孢菌素由于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毒性低,因而是临床众多抗菌药物中应用较多的一类抗生素。但自从1983年欧洲首次发现耐药菌后,十几年来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研究显示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主要是因为产生了能水解抗生素的新的酶类-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通过对866株北京地区临床分离致病菌的筛选,其中78株对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均耐药。我们对其中4株高度产酶耐药菌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且对2株菌所产β-内酰胺酶用FPLC进行了纯化。分别被纯化了105.93和244.22倍。研究表明,4株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主要水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而头孢他啶对其稳定。4种酶的pI>7,提示不属于目前已知的TEM系列。能够被棒酸所抑制,属于ClassA酶。质粒转化实验及以SHV-1DNA片断作为探针的Southern杂交进一步提示上述四种酶的耐药基因由质粒介导,且与SHV系列的酶不具有同源性,可能属于新的非TEM和非SHV(non-TEMorSHVderivedβ-lactamases)系列的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