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辽河平原全新世孢粉组合与古气候演化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秀玲 [1 ]
介冬梅 [2 ]
李瑛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下辽河平原; 全新世; 孢粉分析; 古气候演化;
D O I
10.13537/j.issn.1004-3918.2010.07.009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下辽河滨海平原区田家镇LT钻孔样品不同种属孢粉所占的数量百分比进行分析,将柱状样划分了7个孢粉组合带.根据各孢粉带的不同孢粉组合特征,利用对应分析方法以及在14C测年技术的支持下,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以温湿—暖湿—湿热—冷干—暖湿—凉干为特征的古气候演化序列.
引用
收藏
页码:794 / 7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粘土混浊水导电率在海陆变迁研究上的应用——以下辽河平原为例 [J].
方晶 ;
李应硕 ;
介冬梅 ;
胡克 .
第四纪研究, 2006, (03) :493-494
[2]   华北平原冲积物孢粉沉积相研究 [J].
许清海 ;
李润兰 ;
朱峰 ;
阳小兰 ;
梁文栋 .
古地理学报, 2001, (02) :55-63
[3]   岱海湖心沉积物分析及其600年来环境演变 [J].
乌云格日勒 ;
刘清泗 .
地理学报, 1998, (S1) :76-82
[4]   内蒙古大青山DJ钻孔全新世古植被变化指示 [J].
宋长青 ;
王琫瑜 ;
孙湘君 .
ActaBotanicaSinica, 1996, (07) :568-575
[5]   我国北部湾沿岸第四系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古气候 [J].
王开发 ;
张玉兰 ;
叶志华 ;
孙煜华 .
科学通报, 1977, (Z1) :221-223
[6]   Late Glacial and early Holocene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Lahn river valley (Hessen, central-west Germany) and the local impact of early Mesolithic people - pollen and macrofossil evidence [J].
Bos, JAA ;
Urz, R .
VEGETATION HISTORY AND ARCHAEOBOTANY, 2003, 12 (01) :19-36
[7]   Late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record of human impact at Gravgaz near Sagalassos, Southwest Turkey [J].
Vermoere, M ;
Smets, E ;
Waelkens, M ;
Vanhaverbeke, H ;
Librecht, I ;
Paulissen, E ;
Vanhecke, L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00, 27 (07) :571-595
[8]  
现代地理统计分析.[M].巢俊民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  
辽宁第四纪.[M].辽宁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 编著.地质出版社.1983,
[10]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