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科普法》与中国的科普事业
被引:2
作者
:
武夷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新语丝网站,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审、原图书馆馆长,主持人,副教授
武夷山
陶世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新语丝网站,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审、原图书馆馆长,主持人,副教授
陶世龙
方舟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新语丝网站,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审、原图书馆馆长,主持人,副教授
方舟子
刘华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新语丝网站,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审、原图书馆馆长,主持人,副教授
刘华杰
机构
:
[1]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新语丝网站,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审、原图书馆馆长,主持人,副教授
来源
:
中国科技论坛
|
2002年
/ 06期
关键词
:
《科普法》;
科普工作;
伪科学;
非科学;
科普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
10.13580/j.cnki.fstc.2002.06.001
中图分类号
:
D922.17 [科学技术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
030103 ;
摘要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已于 2 0 0 2年 6月 2 9日颁布实施。参与本期专题笔谈的几位专家学者 ,就《科普法》实施的意义、对科普工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对现阶段科普事业发展的障碍、政策缺陷进行了分析 ,还提出了若干宏观与微观的政策措施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