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定量评价的问题与出路

被引:18
作者
郭琳 [1 ]
陈植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地下河系统; 水资源定量评价; 分布式水文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岩溶地区含水介质的多重性和高度复杂性,给地下河系统的水资源量评价带来许多难题。在分析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形成、分布和运移特征基础上,认为目前用于地下水评价的主要方法都不太适用来解决地下河系统水资源量的评价和预测问题。作者在比较地下河与地表水多方面的相似性后,建议引入现代水文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来解决岩溶地区地下河系统水资源评价问题,并分析了可能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针对岩溶水资源的特征,作者认为,改变传统定量评价的思维、引进现代水文学理论方法和充分利用3S技术,是解决地下河系统水资源定量评价的主要出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7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初步研究与进展 [J].
刘昌明 ;
夏军 ;
郭生练 ;
郑红星 ;
王中根 ;
吴险峰 ;
郝芳华 .
水科学进展, 2004, (04) :495-500
[2]   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报研究的方法与出路 [J].
谈戈 ;
夏军 ;
李新 .
冰川冻土, 2004, (02) :192-196
[3]   洛塔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J].
劳文科 ;
蒋忠诚 ;
时坚 ;
梁彬 .
中国岩溶, 2003, (04) :9-17
[4]   岩溶地下水渗流计算方法综述 [J].
赖苗 ;
赵坚 .
水电能源科学, 2002, (04) :44-47
[5]   中国岩溶地下河系及其水资源 [J].
郭纯青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05) :43-45
[6]   基于DEM的分布式流域水文物理模型 [J].
郭生练 ;
熊立华 ;
杨井 ;
彭辉 ;
王金星 .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2000, (06) :1-5
[7]   对南方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一些意见 [J].
袁道先 .
中国岩溶 , 2000, (02) :2-7
[8]   应用地理信息进行无资料地区流域水文模拟研究 [J].
张建云 ;
何惠 .
水科学进展, 1998, (04) :34-39
[9]   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空隙介质地下水流模型及模拟方法研究 [J].
陈崇希 .
地球科学, 1995, (04) :361-366
[10]   新西兰喀斯特流域水文过程的地貌效应 [J].
熊康宁 ;
周济祚 .
贵州科学, 1994, (04)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