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尖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15
作者
陈莉 [1 ]
窦秉德 [1 ]
罗玉明 [1 ]
曹俊梅 [2 ]
张永霞 [1 ]
孙瑞 [1 ]
何晔 [2 ]
侯北伟 [2 ]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生物系
[2]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茎尖分生组织; 愈伤; 丛生芽; 再生植株; 玉米;
D O I
10.16119/j.cnki.issn1671-6876.2006.01.016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在添加不同浓度6-BA(6-苄基嘌呤)的MS培养基上,经过4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4周芽发育培养,获得高频率的丛生芽和再生植株,芽尖倍增数可达3~8芽/茎尖.通过比较试验,确立了诱导丛生芽发生的适宜培养条件和程序,反映了不同基因型的茎尖形成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能力不同,从而初步建立了利用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再生植株的培养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玉米茎尖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J].
高树仁 ;
李彦舫 ;
杜鹃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283-285
[2]   玉米植株再生体系建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 [J].
冯莹莹 ;
朱延明 ;
张德杰 ;
李杰 ;
柏锡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656-660
[3]   影响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有关因素研究 [J].
孙红炜 ;
尚佑芬 ;
杨崇良 ;
赵玖华 ;
路兴波 ;
王升吉 .
山东农业科学, 2002, (06) :30-31
[4]   玉米丛生芽体系的建立及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再生 [J].
李国圣 ;
张卿伟 ;
张举仁 ;
毕玉平 ;
单雷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1, (05) :385-391
[5]   玉米茎尖培养研究(Ⅰ)——胚状体和丛生芽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J].
李学红 ;
李冬玲 ;
王家莲 ;
苑金香 ;
张举仁 .
潍坊学院学报, 2001, (02) :47-50
[6]   玉米自交系Ⅱ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遗传转化初报 [J].
杜娟 ;
余云舟 ;
张领兵 ;
季静 ;
王罡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41-44
[7]   玉米幼胚的组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的研究 [J].
陈英 ;
曹毅 ;
周先礼 ;
蒋彦 ;
乔代蓉 ;
白林含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1125-1129
[8]   利用桥接组合的转育方法提高玉米花药培养诱导率的研究 [J].
杜娟 ;
母秋华 ;
贾玉峰 ;
田立国 ;
张新生 .
玉米科学, 1999, (03) :16-18
[9]   玉米茎尖离体培养直接产生雌、雄花序的研究 [J].
李学红 ;
张举仁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9, (02) :186-193
[10]   玉米幼穗离体培养体细胞胚高频发生的研究 [J].
李效宇 ;
徐龙珠 ;
张根发 .
西北植物学报, 1997, (03) :40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