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厦门城市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39
作者
梁发超 [1 ]
刘诗苑 [2 ]
刘黎明 [3 ]
机构
[1]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厦门市集美区建设局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建设用地景观; 景观格局演变; 驱动机制; 厦门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11.022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14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应用1986—2013年期间7个时间点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典型景观格局指数,对厦门市近30年的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求其动态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厦门市建设用地景观增长较快,景观空间格局趋于均衡。城镇景观以极核为中心呈连片发展态势;独立工矿景观指数均呈现上下波动,具有不稳定性;农村居民点景观变化较为平稳,具备一定的极核作用。建设用地景观形态演化时空特征明显,城市化初期,各类建设用地景观形态较为规则;快速城市化时期,城镇景观最先表现出扩张形态特征;其他两类建设用地景观也渐次展现扩张特征,各类建设用地景观空间分布区域均衡。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变主要受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中心、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空间政策及景观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5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