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

被引:107
作者
韩晓日 [1 ]
郑国砥 [2 ]
刘晓燕 [3 ]
孙振涛 [1 ]
杨劲峰 [1 ]
战秀梅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微生物量氮; 矿化; 固持; 15N标记有机肥; 15N标记化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揭示有机氮肥的矿化-固持周转过程机理,为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同位素15N交叉标记示踪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施化肥、单施猪粪、猪粪与化肥配施、玉米秸与化肥配施、麦秸与化肥配施等5种施肥方式下,土壤中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生育时期的数量、来源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玉米的供氮特征。【结果】各处理在同一生育期微生物量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所施肥料种类的不同。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玉米各个生育期数量与来源不同,施入的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贡献大,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贡献较小,土壤氮仍是构成微生物量氮的主要来源。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氮素存在竞争关系,在氮素胁迫条件下,竞争作用突出,其竞争强度取决于氮源和能源的供应强度以及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同一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在玉米的各个生育期数量差异很大,当土壤中微生物的碳源(能源)物质与氮源物质充足时微生物对氮素的竞争能力较强,作物的竞争能力较弱,随着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改变,作物的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并显著超过微生物,微生物量氮减少。【结论】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独施用化肥能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来自土壤氮的百分比;与单施有机肥相比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来自土壤氮的百分比。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调控氮素营养的作用
    韩晓日
    邹德乙
    郭鹏程
    陈恩凤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6, (01) : 16 - 22
  • [2] 无机氮对土壤氮矿化与固定的影响——兼论土壤氮的“激发效应”
    沈善敏
    [J]. 土壤学报, 1986, (01) : 10 - 16
  • [3] 有机、无机态肥料氮在水田和旱地的残留效应[J]. 黄东迈,朱培立,高家骅.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10)
  • [4] Mineral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in plants and microbes in four arctic ecosystems: responses to warming[J] . I.K. Schmidt,S. Jonasson,G. R. Shaver,A. Michelsen,A. Nordin.Plant and Soil . 2002 (1)
  • [5] Corn uptake and microbial immobilization of 15N-labeled urea-N in soil as affected by composted pig manure
    Choi, WJ
    Jin, SA
    Lee, SM
    Ro, HM
    Yoo, SH
    [J]. PLANT AND SOIL, 2001, 235 (01) :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