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研究

被引:11
作者
徐涵蕾 [1 ,2 ]
梁植军 [1 ]
边缘 [3 ]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
[3] 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分行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外部性; 市场失灵; 演化博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演化博弈分析模型,探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过程中各类主体面临市场失灵时的行为选择,分析影响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行为的因素,提出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市场失灵"的不同程度下应该适当地干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政府通过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的评价体系,根据产业共性技术"外部性程度"分别采取基金资助,设立非政府的专门组织如国家研究所(院)和促进合作研究所,搭建克服"组织失灵"的企业与高校合作平台等方式,借以促进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济南市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与政策扶持体系的构建 [J].
吴学军 ;
赵婷婷 .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4, (05) :38-42
[2]   基于群体博弈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市场失灵”研究 [J].
李国昊 ;
李滕滕 ;
李守伟 .
上海经济研究, 2013, 25 (11) :86-95+129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博弈、研发外溢与政府补贴 [J].
周轶昆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5) :55-59
[4]   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组织与激励问题研究 [J].
安玉兴 .
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5) :162-163
[5]   山东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J].
吴学军 .
科学与管理, 2012, 32 (01) :79-85
[6]   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 [J].
李纪珍 ;
邓衢文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7) :5-10
[7]   基于管理集成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研究 [J].
马亮 ;
李志鹏 .
商业时代, 2010, (33) :108-109
[8]   共性技术的特性和失灵现象分析 [J].
陈静 ;
唐五湘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2) :5-8
[9]   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薛捷 ;
张振刚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12) :87-92
[10]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 [J].
操龙灿 ;
杨善林 .
中国软科学, 2005, (11) :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