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

被引:83
作者
马凌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 社会建构; 符号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方的旅游研究表明,旅游吸引物是一个系统,它往往是人为建构的结果。而旅游吸引物之所以成为吸引物,不仅因为它具有某种特殊的客观属性,同时还因为它具有人为建构的符号属性。本文在分析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属性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内涵,并从社会建构的角度对其符号化过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建构的过程实质上是意义和价值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这一过程随着社会主流价值与理想的变化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国外旅游吸引物理论研究综述
    胡抚生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03) : 31 - 37
  • [2] 消费社会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宁著, 2001
  • [3] 旅游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保继刚, 1999
  • [4]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in Consumer Behavior: Theodicy on the Odyssey[J] . Russell W. Belk,Melanie Wallendorf,John F. Sherry.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 19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