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砷污染特点与植物修复探讨

被引:31
作者
宋书巧
周永章
周兴
吴欢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广东广州
[4] 广西南宁
[5] 广东广州
关键词
砷;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大厂矿区;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0784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土壤砷污染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植物修复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利用植物治理土壤污染的一种"绿色技术"。土壤中砷主要以无机态的形式存在,并主要为Al、Fe、Ca等所吸附而产生共沉淀,水溶态的砷含量一般小于总砷的5%。砷污染区的植物砷含量一般高于非污染区,具有耐贫瘠、耐干旱且地带性不是很强的特点。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已发现3种超富集砷的植物。根据野外调查与分析,利用超富集植物治理土壤轻度砷污染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广西刁江沿岸农田受矿山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J].
宋书巧 ;
梁利芳 ;
周永章 ;
吴欢 ;
周兴 ;
张新英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2) :152-155
[2]   大叶井口边草——一种新发现的富集砷的植物 [J].
韦朝阳 ;
陈同斌 ;
黄泽春 ;
张学青 .
生态学报, 2002, (05) :777-778
[3]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 [J].
陈同斌 ;
韦朝阳 ;
黄泽春 ;
黄启飞 ;
鲁全国 ;
范稚莲 .
科学通报, 2002, (03) :207-210
[4]   砷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与青菜的生物学效应 [J].
李道林 ;
程磊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131-134
[5]   茶园土壤砷的形态研究 [J].
王援高 ;
陆景冈 ;
潘洪明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12-14
[6]   土壤环境中的砷及其生态效应 [J].
张国祥,杨居荣,华珞 .
土壤, 1996, (02) :64-68
[7]   稳健丰度分析及丹池盆地上泥盆统元素丰度的意义 [J].
周永章 .
地球化学, 1990, (02) :159-165
[8]  
In-Vitro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Bioavailability in Contaminated Soil and Mineral Beneficiation Waste from Ron Phibun, Southern Thailand: A Basis for Improved Human Risk Assessment[J] . T.M. Williams,B.G. Rawlins,B. Smith,M. Breward.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 1998 (4)
[9]  
Arsenic in wetland vegetation: availability, phototoxicity, uptake and effects on plant growth and nutrition .2 Carbonell A A,Aarabi M A,Delaune R D,et al.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