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密度对湿地松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肖兴翠 [1 ,2 ]
李志辉 [1 ]
唐作钧 [2 ,3 ]
盛金明 [2 ]
龚细娟 [2 ]
朱宁 [2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 泰格林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森林培育; 湿地松; 生物量; 生产力; 林分密度; 纸浆林;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1.03.032
中图分类号
S791.246 [湿地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湘北低丘地区林分密度为1 667、2 000、2 400、3 330和3 900株.hm-2的9年生湿地松人工林生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5种密度林分总平均生物量达到了81.15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平均达到67.28 t.hm-2,凋落物、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分别为11.03 t.hm-2和2.83 t.hm-2。②5种密度林分从低到高其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65.99、70.19、75.88、92.59和98.04 t.hm-2;年均净生产力较高,分别达到了7.33、7.80、8.43、10.29和10.89 t.hm-2a-1;湿地松人工林单株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林分及其各器官生物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5种不同密度的湿地松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遵循W干>W枝>W叶W根>W皮这样一条相同的规律。③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在37.67%以上;林分根系生物量占整个林分生物量比例为14.61%15.52%,60.00%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0~100 cm,且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④湿地松人工林林下有20种灌木植物,草本以蕨类植物为主,其密度较大,除个别呈现区域性分布外,大多数种分布比较均匀。⑤2 400株.hm-2的中密度林分结构合理,叶面积指数、净生物产量及干材生物量比例相对较高,可作为湘北低丘地区短周期中小径材纸浆林培育的首选密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屏南县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J].
张维轴 .
林业勘察设计, 2010, (02) :11-16
[2]   连江沿海山地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测定试验 [J].
陈振勤 .
林业勘察设计, 2008, (02) :16-19
[3]   林分密度对尾巨桉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J].
李志辉 ;
陈少雄 ;
谢耀坚 ;
张斌 ;
朱宾良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4) :49-54
[4]   千烟洲湿地松中幼林树冠生物量及生长量分析 [J].
涂洁 ;
刘琪璟 ;
简敏菲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02) :206-210
[5]   林分密度对邓恩桉生物产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J].
李志辉 ;
陈少雄 ;
黄丽群 ;
张斌 ;
宋福文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5) :1-5
[6]   柳杉与火力楠、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J].
陈继祥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 (02) :10-12+32
[7]   不同方法计算湿地松林生物量的比较 [J].
李轩然 ;
刘琪璟 ;
胡理乐 ;
马泽清 .
生态学杂志, 2006, (12) :1594-1598
[8]   杉木与火炬松、湿地松混交林及其纯林的生物量、生长量测定分析 [J].
吴静 .
江苏林业科技, 2005, (03) :33-35
[9]   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J].
李大岔 .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04) :51-53
[10]   京九线井冈山段岗地湿地松林分生产力调查研究 [J].
揭建林 ;
詹有生 ;
黄文超 ;
龙蔚 ;
骆昱春 ;
胡红元 ;
谢宗仁 .
江西林业科技, 2002, (02)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