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研究现状及思路

被引:69
作者
刘西建
韩涛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药; 穴位贴敷; 研究思路;
D O I
10.19656/j.cnki.1002-2406.2014.05.049
中图分类号
R245.9 [穴位疗法(经络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具有药物和穴位刺激双重作用。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目前研究多偏重于临床疗效的评估和经验总结,对于疗效影响因素、外用复方药物组方规律、穴位和药物之间协同作用机理等研究甚少。中药穴位贴敷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经络穴位给药,同时应用现代经皮给药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制备出高效、安全、可控、方便的现代制剂,为中药穴位贴敷临床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J].
何爱明 .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4, 6 (01) :46-47+51
[2]   浅析经穴效应特异性 [J].
张丽丽 ;
张春红 ;
申鹏飞 ;
杜宇征 ;
王舒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 (02) :344-347
[3]  
基于数据挖掘的穴位贴敷疗法运用特点研究[J]. 张莘,张选平,贾春生,王建岭,徐晶,覃亮,许晓康,张美玲,康素刚,段晓东,刘蓓蓓,蔡春莹.针刺研究. 2012(05)
[4]   外用制剂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J].
阙慧卿 ;
钱丽萍 ;
林绥 ;
谢义财 ;
彭华毅 ;
郭舜民 .
药物评价研究, 2012, (05) :378-382
[5]  
白芥子涂方穴位与非穴位给药皮肤渗透特性的比较研究[J]. 郭秀彩,刘霞,徐月红.中国中药杂志. 2012(07)
[6]   前列清巴布贴贴脐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0例临床观察 [J].
刘涛 ;
贺菊乔 ;
袁轶峰 ;
袁博 .
中医药导报, 2011, 17 (09) :19-20+22
[7]   辨证分型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J].
罗发生 ;
李功辉 ;
李奇林 ;
夏东斌 ;
刘曲汇 ;
彭燕飞 ;
刘小霞 .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21) :108-109+112
[8]   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思路 [J].
王艳宏 ;
王锐 ;
管庆霞 ;
包蕾 ;
刘振强 ;
阎雪莹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 (09) :1906-1908
[9]   穴位贴敷临床研究方法探讨 [J].
佘世锋 ;
许能贵 .
新中医, 2010, 42 (06) :104-105
[10]   中药穴位给药应用研究概述 [J].
刘起华 ;
文谨 ;
王菲 ;
封立红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 (02) :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