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及其显微组分热模拟成气特征

被引:19
作者
刘全有
刘文汇
秦胜飞
王万春
高波
机构
[1] 中科院兰州地质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3] 中科院兰州地质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4] 甘肃兰州 
[5] 北京 
关键词
产气率; 显微组分; 热模拟实验; 煤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等6个系列以50℃为一温阶,从250~550℃进行热模拟实验,对其气体产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岩及其各显微组分产气率均呈增长趋势;不同的模拟物质,在同一温度下产气率各不相同;同一模拟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产气率亦不同;其中镜质组和壳质组具有较强的产气潜力,丝质组和半丝质组产气量甚低,而全煤表现为各显微组分成烃的综合效应。气体产物中CO2和N2主要在低温阶占比例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煤岩及煤岩加不同介质的热模拟地球化学实验——气态和液态产物的产率以及演化特征 [J].
刘全有 ;
刘文汇 ;
秦胜飞 ;
孟仟祥 ;
王万春 .
沉积学报, 2001, (03) :465-468
[2]   高温超高压模拟实验研究Ⅰ.温压条件对有机质成熟作用的影响 [J].
姜峰 ;
杜建国 ;
王万春 ;
曹正林 .
沉积学报, 1998, (03) :153-155+160
[3]   粘土矿物对干酪根热解生烃过程的影响 [J].
张枝焕 ;
张厚福 ;
高先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5) :29-37+119
[4]   褐煤煤化作用的加压加热模拟实验及其意义 [J].
李生杰 .
石油实验地质, 1988, (01) :72-79
[5]   褐煤煤化作用的模拟试验 [J].
李丽 ;
王新洲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2) :121-126+227
[6]   褐煤干酪根煤化作用成气的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J].
杨天宇 ;
王涵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3, (06) :29-36
[7]  
华北地区煤系烃源层油气生成·运移·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秦建中等著, 2000
[8]  
煤成烃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傅家谟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