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中的埋藏溶蚀作用

被引:30
作者
曾伟 [1 ]
黄先平 [2 ]
杨雨 [2 ]
王兴志 [1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北; 早三叠世; 储集层; 溶蚀作用; 埋藏作用; 勘探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沉积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充填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认识到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中有2期埋藏溶蚀作用:第一期埋藏溶蚀作用与上二叠统海槽相烃源岩成熟产生的有机酸有关;第二期埋藏溶蚀作用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产生的H2S有关。两期埋藏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台地边缘鲕粒滩相中,台地内泻湖及点滩相中溶蚀作用则相对较弱。分析认为:台地边缘成为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台地内为欠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167 +1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Late burial diagenesis driven by thermal degradation of hydrocarbons and 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Upper Smackover carbonates,southeast Mississippi salt basin. HEYDARI E,MOORE C H,SASSEN R.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