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和翻译中的双重转向与跨学科实践:从莎士比亚戏剧到早期中国电影

被引:32
作者
张英进
秦立彦
机构
[1] 美国爱荷华大学
关键词
翻译; 双语字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影文学; 电影改编; 作者身份; 维洛那二绅士; 文化转向; 伦廷; 《一剪梅》; 早期中国电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59 [翻译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翻译是一种文化改编,而改编本身也是一种翻译。莎士比亚的喜剧《维洛那二绅士》早就质疑了权威与作者身份的问题,由这部剧作改编的电影为研究跨语言、跨文化、跨媒体的文本与意识形态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一剪梅》是改编莎剧的早期中国电影。本文对这部电影的人物塑造、场景调度和双语字幕的分析,不仅揭示出民族现代性在中国的发明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而且突出了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与改编研究中的社会学转向所强调的主体位置。在重新思考跨文化的生产和接受中的权威与作者身份问题时,我们应该重视权力关系的"非零合博弈"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M]. 湖北教育出版社 , 查明建, 2007
[2]  
翻译研究新视野[M]. 青岛出版社 , 谢天振著, 2003
[3]  
中国无声电影剧本[M]. 中国电影出版社 , 郑培为,刘桂清编选, 1996
[4]  
中国无声电影[M]. 中国电影出版社 ,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 1996
[5]  
中国电影发展史[M]. 中国电影出版社 , 程季华等 编著, 1963
[6]  
莎士比亚戏剧集[M]. 作家出版社 , (英)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著, 1954
[7]  
Rethinking theNovel/Film Debate. Elliott. .
[8]  
Tokens of Exchange: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in Global Circulations. Duke UniversityPress . 1999
[9]  
An Amorous History of the Silver Screen:Shanghai Cinema,1896-1937. Zhen Zhan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2005
[10]  
Tales of Translation:Composing the New Women in China,1899-1918. Ying Hu.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