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灌区水分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43
作者
操信春 [1 ,2 ]
吴普特 [1 ,2 ,3 ,4 ]
王玉宝 [1 ,2 ]
赵西宁 [2 ,3 ,4 ]
刘静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3]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粮食; 灌溉; 模型; 广义水资源; 水分生产率; 空间自相关; 广义水利用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3 [灌溉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粮食产出和广义水资源投入出发,计算了31个省区灌溉农田的水分生产率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建立广义水利用系数以评价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结果显示:由于粮食单产提高和灌溉用水量的减少,1998-2010年各省区水分生产率值均呈增大趋势,全国平均值由0.67kg/m3增大到0.81kg/m3;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水分生产率值相似的省区在空间上显著地聚集,全局Moran’sI的检验值都大于0.01的置信水平,高值省区以黄淮海平原为核心集中分布,长江以南和东北则密集了低值省区,局部自相关属性为高-高(HH)、低-低(LL)的省区超过了20个,13a来总体和局部的空间分异特征随时间变化均不明显;不同地区的广义水利用系数都随时间增加,省区间水分生产率和广义水利用系数大小关系无一致性,水分生产率高的省区亦存在较大节水潜力。从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特征、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宏观分析了水分生产率和广义水利用系数在空间差异的原因。该研究为灌区水资源管理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引黄灌区水资源联合利用耦合模型 [J].
岳卫峰 ;
杨金忠 ;
占车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35-40
[2]   灌溉频率对冬小麦产量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全起 ;
沈加印 ;
赵丹丹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3) :33-36
[3]   灌区农业灌溉节水潜力估算理论与方法 [J].
雷波 ;
刘钰 ;
许迪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1) :10-14
[4]   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粮食安全思考 [J].
杨贵羽 ;
汪林 ;
王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2) :1-5
[5]   1998~2007年中国农业用水分析 [J].
李保国 ;
黄峰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4) :575-583
[6]   中国“农业北水南调虚拟工程”现状及思考 [J].
吴普特 ;
赵西宁 ;
操信春 ;
郝仕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1-6
[7]   基于非充分灌溉理论的水稻田间水利用效率的计算方法 [J].
贾宏伟 ;
卢成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38-41
[8]   虚拟水理论及其在粮食安全中的应用 [J].
鲁仕宝 ;
黄强 ;
马凯 ;
张永永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5) :59-64
[9]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 [J].
吴普特 ;
赵西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2) :1-6
[10]   石羊河流域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及其应用 [J].
粟晓玲 ;
康绍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1) :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