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欧盟形象的“自塑”——对话理论视角下欧盟在华数字公共外交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莉 [1 ,2 ]
崔杨臻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字公共外交; 欧盟驻华使团; 对话理论; 欧盟形象; 新冠疫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5 [];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使原本遭遇主权债务危机、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危机的欧盟的国际形象进一步受损,不仅欧盟的团结受到质疑,而且其能力也被诟病。在此情况下,欧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数字公共外交,积极塑造自身形象。本文采用对话理论的视角,通过内容分析和大数据网络分析方法,对新冠疫情期间欧盟驻华使团通过其官方微博在中国开展数字公共外交活动进行形象"自塑"及其效果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疫情期间,欧盟驻华使团通过微博主要向中国公众积极塑造四种欧盟形象,即欧盟是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规范力量,是欧洲团结合作的领导者,是中国在全球议题上的合作伙伴以及新冠疫情下的"常态欧洲"。但在与网民的互动和传播效果上,只有在新冠疫情和中欧合作主题上欧盟驻华使团发布的微博和中国网民评论显著相关。总体来说,欧盟驻华使团通过微博开展的数字公共外交未能与中国网民形成对话关系。不仅如此,微博互动平台变成了二者对各自话语体系和价值观的再表达。只有充分推动社交媒体的双向互动性,避免"自说自话",才能有效避免分歧,促进中欧相互理解,从而促进战略互信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74+6 +6-7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后真相”时代新闻话语符号的自反性与对话性 [J].
李曙光 .
俄罗斯文艺, 2019, (04) :125-132
[2]   纪录片国际传播中“他者叙事”的跨学科思考 [J].
王庆福 ;
张红玲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 41 (09) :125-129
[3]   我国主流媒体Twitter账号对外传播的对话问题分析 [J].
周翔 ;
户庐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 41 (06) :41-46
[4]   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播 [J].
刘禀诚 ;
刘海明 .
新闻爱好者, 2016, (12) :43-46
[5]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互文研究 [J].
侯建波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8 (04) :175-178
[6]   试论Web2.0时代公共外交与公众舆论的互动 [J].
叶仪 .
新闻大学 , 2014, (02) :115-120
[7]   外国驻华使馆“微博外交”及其启示 [J].
赵鸿燕 ;
何苗 .
现代国际关系, 2013, (08) :50-55
[8]   美国推行社会化媒体外交的特点 [J].
杨建平 .
对外传播, 2013, (08) :55-57
[9]   中欧环境合作的民意基础——欧盟环境形象在中国的传播与公众认知分析 [J].
张莉 .
欧洲研究, 2012, 30 (05) :100-116+3
[10]   新媒体外交:一场新的外交革命? [J].
董青岭 ;
孙瑞蓬 .
国际观察 , 2012, (05) :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