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高产群体生育进程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钱啸风
机构
[1] 北京市昌平县农科所
关键词
玉米; 经济系数; 收获指数; 光合势; 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系数; 生物产量; 净同化率; 生物指标; 光合生产率; 生育进程; 乳熟; 乳熟期; 生育时期; 生育阶段; 干物质积累; 产量构成; 栽植密度; 种植密度; 玉米群体; 玉米地; 玉米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县在1978~1980年对连续三年亩产千斤以上的夏玉米群体结构诸因素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就夏玉米的群体动态结构、光能的分布与吸收、各生育阶段的个体长势、长相,以及产量构成等提出一些数量指标,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是京郊夏玉米当家品种——京早七号。其生育期95~100天,需积温2300℃左右。多为21~22叶。高产田土质为壤土。0~20公分土层含有机质1.8%。全氮0.09%、速效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作物生理学.[M].[英]L·T·伊文思 主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室 译.农业出版社.1979,
  • [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M].[日]户刈义次 主编;薛德榕 译.科学出版社.1979,
  • [3] 几种主要作物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M].[日]村田吉男 著;郑丕尧 译.农业出版社.1978,
  • [4] 玉米田的群体结构与光能分布
    赵可夫
    许仙太
    袁玉信
    张慧娟
    [J]. 作物学报, 1963, (03) : 321 -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