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季风和中国梅雨暴雨研究的评述

被引:4
作者
李峰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东亚季风; 梅雨; 江淮流域; 暴雨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1998年夏季长江继54年以后再次发生全流域性洪水,江淮流域暴雨持续发生,暴雨的发生发展维持机理的研究再次引起全国气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气象学者在梅雨暴雨方面做过的一些工作,主要包括梅雨的早期研究,东亚季风的进展,持续性暴雨的研究等方面,指出东亚季风与中国梅雨期持续性暴雨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从东亚季风异常着手,一定可以在梅雨暴雨的研究上取得进展,并为暴雨的短期预报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气象学报, 1998, (02) :72-84
[2]   1991年江淮持续性特大暴雨的夏季风活动分析 [J].
陆尔 ;
丁一汇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7, (03) :61-69
[3]   1991年江淮特大暴雨与东亚大气低频振荡 [J].
陆尔,丁一汇 .
气象学报, 1996, (06) :730-736
[4]   亚洲季风与ENSO循环的相互作用 [J].
黄荣辉,傅云飞,臧晓云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6, (01) :38-54
[5]   东亚冬季风环流异常与中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天气的关系 [J].
孙淑清,孙柏民 .
气象学报, 1995, (04) :440-450
[6]   我国南方初夏汛期和东亚夏季风环流 [J].
黄士松,汤明敏 .
热带气象学报, 1995, (03) :203-213
[7]   大尺度凝结加热与中尺度位温扰动对冷锋锋生的作用 [J].
吕克利,布和朝鲁 .
大气科学, 1995, (03) :321-328
[8]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4, (02) :141-151
[9]   1991年江淮梅雨暴雨与亚洲季风的关系 [J].
乔全明,罗坚,杨信杰,费建芳,陈凤贵 .
热带气象学报, 1994, (01) :64-68
[10]   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分析 [J].
李玉兰 ;
陶诗言 ;
杜长萱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3, (03) :27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