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15
作者
李军
秦建伟
邵永丰
梁永年
张憬
薛磊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保护; 自由基;
D O I
10.13498/j.cnki.chin.j.ecc.2005.03.005
中图分类号
R654.1 [体外循环及复苏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中心肌酶、肌钙蛋白I(cTnI)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变化及应用依达拉奉(MCI-186)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CI-186组(M组)20例,对照组(C组)20例。M组接受MCI-1860.5mg/kg一次性加入心脏停搏液中,C组不接受MCI-186。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h、24h测量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水平,记录心脏复跳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①CK-MB术后6h,cTnI、LDH术后24h最高;组间比较M组LDH、CK-MB、cTnI术后24h,CK-MB术毕,cTnI术后6h均低于C组(P<0.05)。②MDA术后各时相均升高,术后6h、24hM组低于C组(P<0.05);SOD在术毕、术后6hM组明显高于C组(P<0.05)。③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M组为80%,C组为55%。M组术后24h多巴胺平均最大剂量少于C组(P<0.05)。结论MCI-186可提高心肌细胞SOD活性,减少MDA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心脏跳动下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张海洲
    薛涛
    范全心
    邹承伟
    郭兰敏
    胡兆辉
    田亚平
    [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 (04) : 198 - 201
  • [2] 山莨菪碱对心脏瓣膜病心肌保护的应用研究
    唐燕华
    陈朋
    胡大仁
    邓根英
    徐建军
    张润香
    [J].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 (04) : 28 - 31
  • [3] 围体外循环期红细胞膜流动性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临床研究
    阎玉生,龙国粹,李中学,程群立,冯树生,李斌
    [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4, (02) : 112 - 114+188
  • [4] The role of the oxygen free radical system in the calcium paradox, the oxygen paradox,and ischem ia reperfusion injury. HessML, Manson NH, SchaffHV, et al. JMOL Cell Cardiol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