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监督”:舆论监督向法治的过渡

被引:8
作者
苏成雪
机构
[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异地监督; 地方保护主义; 法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异地监督”是相对于本地新闻媒体监督而言的,指的是彼地新闻媒体对发生在此地的人和事进行监督性报道。异地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禁锢,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同时,异地监督又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异地监督中存在“专门监督外乡人”的现象,导致更加严重的“灯下黑”;在实际操作中造成对媒介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来说,异地监督是舆论监督从人治向法治的过渡阶段,要推动舆论监督的开展,必然有赖于法制的建设,以法律为准绳来为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引用
收藏
页码:790 / 7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推进舆论监督的三类经验 [J].
孙旭培 ;
鲁珺瑛 .
新闻大学, 2003, (02) :28-31
[2]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分析 [J].
乔云霞 ;
胡连利 ;
王俊杰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2, (04) :36-46+95
[3]   试论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及法律制约 [J].
樊成 .
南都学坛, 2002, (04) :107-108
[4]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 [J].
展江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2, (02) :123-128
[5]   不能“捂”新闻的思考 [J].
陈惠龙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 (01)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