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种质资源特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被引:69
作者
韩路
贾志宽
韩清芳
刘玉华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 苜蓿; 种质资源; 综合评价;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3.03.014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 31个国内外优良苜蓿种质资源的生产特性。结果表明 :众多性状中茎粗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其次为抗病能力、株高、分枝数。评价筛选出北疆苜蓿综合性状最好、生产性能优异 ,其次为侵略者、巨人 2 0 1、牧歌 4 0 1。同时此方法可以明确资源筛选中的侧重点和资源对育种工作的价值大小 ,避免以前工作中的盲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新型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天山北坡天然草地类型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尚新刚
    王建华
    李建龙
    [J]. 中国草地, 2001, (06) : 17 - 21+45
  • [2] 六个苜蓿品种特性分析
    阎旭东
    朱志明
    李桂荣
    翟玉柱
    孔德平
    徐玉鹏
    [J]. 草地学报, 2001, (04) : 302 - 306
  • [3]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油菜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蒲晓斌
    蒋梁材
    王瑞
    张启行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 203 - 207
  • [4] 几种豆科牧草旱作条件下的牧草产量分析
    谷安琳
    云锦凤
    戎郁萍
    贾丰生
    翁森红
    [J]. 中国草地, 1998, (05) : 27 - 31
  • [5] 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章崇玲
    梁祖铎
    [J]. 草业科学, 1998, (01) : 3 - 5
  • [6] 高梁主要经济性状的生成分分析
    逯晓萍
    郝峰
    张润生
    吕学理
    [J].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7, (03) : 48 - 51
  • [7] 不同生长阶段群体数量特征对产草量作用的分析
    杨锦忠
    董宽虎
    夏景新
    C.Matthew
    J.Hodgson
    [J]. 草地学报, 1997, (01) : 48 - 53
  • [8] 美国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莫本田,罗天琼,谢继石,吴启进
    [J]. 贵州农业科学, 1996, (02) : 6 - 13
  • [9] 灰色系统理论在牧草引种上的应用初探
    唐成斌
    龙绍云
    [J]. 草业科学, 1991, (06) : 44 - 47
  • [10]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刘录祥
    孙其信
    王士芸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3) : 22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