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型景区建设下乡村聚落的多维重构——基于云丘山旅游景区微观案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38
作者
朱鹤 [1 ]
刘家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景区; 乡村聚落; 多维重构; 云丘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传统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在山区地区,受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的影响,其乡村聚落的重构更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采取深度访谈、全样本问卷调查、遥感影像解译与GIS分析等方法,以云丘山旅游景区中的两个自然村落为例,从微观尺度研究乡村聚落的多维重构过程,研究发现,在景区建设推动下,云丘山景区内两个村的"空间—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均发生了重构:空间层次上,土地利用状况和三生空间的规模均发生变化,生产、生活空间减少,生态空间增加,空间格局上从"生活—生产—生态"的环状模式转变为生活、生产空间在生态空间中镶嵌的模式;经济层次上,村民的收入提升,生计模式发生改变,对旅游业的产业依赖度升高,传统生产模式改变;社会层次上,人口回流,劳动力显著增加,社会阶层的空间差异被打破,乡村组织方式逐渐向旅游生产方式上转变。乡村的"空间—经济—社会"多维重构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在景区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形成新的乡村地域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2490 / 250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37-650
[2]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概念性认知及其研究框架 [J].
王成 ;
李颢颖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8) :913-923
[3]   论乡村重构 [J].
龙花楼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563-576
[4]   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进展及展望 [J].
余斌 ;
卢燕 ;
曾菊新 ;
朱媛媛 .
地理科学, 2017, 37 (03) :375-385
[5]   乡村旅游影响下的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以秦巴山区安康市为例 [J].
崔晓明 ;
陈佳 ;
杨新军 .
山地学报, 2017, (01) :85-94
[6]   旅游发展中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J].
车震宇 .
旅游学刊, 2017, 32 (01) :10-11
[7]   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 [J].
张甜 ;
刘焱序 ;
王仰麟 .
生态学报, 2017, 37 (07) :2147-2157
[8]   旅游乡村聚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与优化——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 [J].
席建超 ;
王首琨 ;
张瑞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3) :425-435
[9]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张怡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1019-1030
[10]   从美丽乡村到都市居民消费空间——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大世凹村的社会空间重构 [J].
陈培培 ;
张敏 .
地理研究, 2015, 34 (08) :1435-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