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反硝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25
作者
张小玲
梁运祥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反硝化作用; 芽孢杆菌; 亚硝酸盐; C、N摩尔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活性反硝化菌DNF409,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判断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在生长的各个阶段,该菌株均具有较强的反硝化活性,最适反硝化碳源为乙醇。在天然养殖水体中,碳氮摩尔比达到8.0∶1、菌体浓度达到108cfu/L时,其反硝化活性即可充分发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94.79%和99.94%。试验表明该菌株在养殖水体的生物脱氮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 [J].
胡家文 ;
姚维志 .
水利渔业, 2005, (06) :74-76
[2]   污水生物处理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 [J].
叶姜瑜 ;
罗固源 ;
吉芳英 ;
王希 ;
王丹云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0) :122-126
[3]   碳源及碳氮比对异养反硝化微生物异养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J].
傅利剑 ;
郭丹钊 ;
史春龙 ;
黄为一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2) :42-45
[4]   不同碳源及其碳氮比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J].
王丽丽 ;
赵林 ;
谭欣 ;
闫博 .
环境保护科学, 2004, (01) :15-18
[5]   一株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及系统发育分析 [J].
张光亚 ;
陈美慈 ;
韩如旸 ;
闵航 .
微生物学报, 2003, (02) :156-161
[6]   水中亚硝酸盐对彭泽鲫血红蛋白及高铁血红蛋白的影响 [J].
魏泰莉 ;
余瑞兰 ;
聂湘平 ;
赖子尼 ;
郭叶华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1, (01) :67-71
[7]  
新型生物脱氮理论与技术.[M].郑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8]  
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M].李军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9]  
微生物学实验.[M].赵斌;何绍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10]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