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利用红萍氮的示踪法研究

被引:4
作者
陈炳焕
翁伯琦
唐建阳
张伟光
刘中柱
机构
[1] 福建省农科院红萍研究中心
关键词
鱼粪; 器官; 鱼类; 水生动物; 鱼体; 养份; 红萍; 水生绿肥; 肌肉组织; 肌组织; 动物组织; 尼罗罗非鱼; 丰度; 示踪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稻田养鱼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能增加水稻产量,而且还能为人们提供动物蛋白,经济效益显著。新近建立的稻、萍、鱼共生结构促进和协调了稻田良好的生态体系。红萍固氮效率高,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稻田良好的生物肥料,但红萍直接翻压作肥料,氮素利用率不高,一般只有20—24%。况且萍体富含植物蛋白,大约占物质干重的25%。红萍作为鱼类的饵料,让其氮素多次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