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被引:30
作者
万金保 [1 ]
王建永 [1 ]
吴丹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乐安河;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 评价;
D O I
10.19672/j.cnki.1003-6504.2008.11.037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2003年对乐安河沿线12个采样点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检测,采用污染综合指数法(P)、地积累指数法(Igeo)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I)分别评价其污染水平,结果表明,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根据Igeo,污染水平上游段Cu>Pb>Zn,中游段三者相当,下游段Pb>Zn>Cu,根据RI把乐安河沿线分为源头低生态风险型,上游单一金属高生态风险突出型,中下游多金属高生态风险综合型三种,三种评价方法反应的总体趋势一致,但也有不同之处,应用过程中宜将三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进行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安全评价 [J].
李娟娟 ;
马金涛 ;
楚秀娟 ;
王少博 ;
吴珩 ;
王兆红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2) :135-139+170
[2]   中国湖泊底泥的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J].
滑丽萍 ;
华珞 ;
高娟 ;
张振贤 ;
尹逊霄 ;
朱风云 ;
王学东 .
土壤, 2006, (04) :366-373
[3]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选择地球化学背景的影响 [J].
滕彦国 ;
庹先国 ;
倪师军 ;
张成江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02) :7-9+48
[4]   乐安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性评价 [J].
何孟常 ;
王子健 ;
汤鸿霄 .
环境科学, 1999, (01) :8-11
[5]   应用多变量脸谱图进行河流与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综合对比研究 [J].
刘文新 ;
栾兆坤 ;
汤鸿霄 ;
不详 .
环境化学 , 1997, (01) :23-29
[6]   用脸谱图对太子河本溪市区段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的研究 [J].
贾振邦 ;
汪安 ;
吴平 ;
张宝权 ;
赵丽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6) :736-744
[7]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
[8]  
中国水环境重金属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陈静生,周家义主编, 1992
[9]  
Sediment quality assessment: status and outlook[J] . Peter M. Chapman.Journal of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