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结局临床分析
被引:25
作者:
夏颖丽
陈颖
郑卫红
武卉
机构:
[1] 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来源:
关键词:
早产;
高危因素;
围产儿结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21 [流产、早产及过期妊娠];
R722.6 [早产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508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分娩产妇5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相关情况,围产儿结局,分析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早产儿窒息、RDS发生率及死亡率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显著;孕周越小,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胎盘因素是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应用地塞米松与未应用者相比,足量应用地塞米松与未足量应用者相比,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早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孕35周后早产患者,延长孕周并不能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论早产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孕周越小,早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改善早产儿结局的重要治疗措施。35~36+6周PPROM者建议在破膜48h内分娩,以减少早产儿并发症。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7+134
+13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