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胡焕庸线”破解

被引:6
作者
黄成 [1 ]
杜宇 [2 ]
吴传清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胡焕庸线; 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均衡;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9.04.003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体功能区制度通过"划"、"控""评"三个层面能有效破解"胡焕庸线"。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破解"胡焕庸线"的主要路径有:提高该线以西城市群的高效率的发展;推进甘肃新疆主产区、河套灌区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特色化;提升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等十四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质量;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引导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胡焕庸线"破解的制度安排主要涉及:对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推行分类管理的主体功能区政策和差异化主体功能区绩效考评制度,完善空间规划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胡焕庸线”假说及其新发展:基于学说史视角的考察
    吴传清
    郑雷
    黄成
    [J]. 贵州社会科学, 2018, (12) : 137 - 144
  • [2] 开发区设立与地区制造业升级
    周茂
    陆毅
    杜艳
    姚星
    [J].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3) : 62 - 79
  • [3] 新时代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
    樊杰
    梁博
    郭锐
    [J]. 经济地理, 2018, 38 (01) : 1 - 10
  • [4] 国土空间规划管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个分析框架
    余亮亮
    蔡银莺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8) : 1445 - 1456
  • [5] 产业聚集对协同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刘军
    王佳玮
    程中华
    [J]. 中国软科学, 2017, (06) : 89 - 98
  • [6] 对建立全国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构想
    马永欢
    李晓波
    陈从喜
    张丽君
    符蓉
    苏利阳
    [J]. 中国软科学, 2017, (03) : 11 - 16
  • [7] 基于空间信息认知人口密度分界线——“胡焕庸线”
    郭华东
    王心源
    吴炳方
    李新武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12) : 1385 - 1394
  • [8] 中国城市收缩的背景、识别与特征分析
    张学良
    刘玉博
    吕存超
    [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4) : 132 - 139+148
  • [9] 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
    陆大道
    王铮
    封志明
    曾刚
    方创琳
    董晓峰
    刘盛和
    贾绍凤
    方一平
    孟广文
    邓祥征
    叶超
    曹广忠
    杜宏茹
    张华
    马海涛
    陈明星
    [J]. 地理研究, 2016, 35 (05) : 805 - 824
  • [10]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
    陈明星
    李扬
    龚颖华
    陆大道
    张华
    [J].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 179 -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