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微相分析

被引:58
作者
包洪平
杨承运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
关键词
微相; 碳酸盐岩; 蒸发岩; 鄂尔多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2 [奥陶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早奥陶世马家沟期 ,在鄂尔多斯东部的陕北地区沉积了近千米厚的碳酸盐岩 -蒸发岩地层。运用微相分析的方法 ,对这套地层进行了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学、沉积动力特征及形成环境的分析。按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组构和生物化石 (及其碎屑 )的组成等特征 ,把该区碳酸盐岩 -蒸发岩划分为 18个典型的微相类型。又根据其成因概括为 6个微相系列 ,即与开阔海环境有关的微相系列、与滩相沉积有关的微相系列、与生物礁 (丘 )有关的微相系列、与隐藻席有关的微相系列、与局限 -强烈蒸发条件有关的微相系列、次生晶粒结构微相系列。各系列的微相类型具有相近的成因环境特征 ,且微相的变化表现为相对的连续性。微相研究结果还表明 ,该区马家沟组的石灰岩类微相主要形成于开阔海陆棚环境和潮坪环境 ,部分与生物礁的发育有关 ;硬石膏岩、石盐岩等蒸发岩类微相主要形成于蒸发盆地与外海周期性隔绝的干化蒸发条件下 ;白云岩类微相有两种成因类型 ,即萨布哈环境的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和埋藏成岩环境的成岩白云岩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鄂尔多斯东部地区岩盐的发现、成因及其意义
    张吉森
    曾少华
    黄建松
    马振芳
    王泽中
    [J]. 沉积学报, 1991, (02) : 34 - 43
  • [2] 陆表海台地型蒸发岩的成因探讨
    薛平
    [J]. 地质论评, 1986, (01) : 59 - 66
  • [3] 柴达木马海盆地沉积环境和成盐作用.[M].刘淑琴;张发胜著;.地质出版社.1992,
  • [4]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 [5] 碳酸盐岩实用分类及微相分析.[M].杨承运;(美)A.V.卡罗兹(AlbertV.Carozzi)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 [6] 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M].许靖华 著;何起祥等 译.地质出版社.1985,
  • [7] 礁地质学及礁的含油气性.[M].[苏]库兹涅夫(В·Г·Кузнецов) 著;李健温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
  • [8] 化石碳酸盐岩.[M].余素玉编著;.地质出版社.1982,
  • [9] 地质历史中的碳酸盐相.[M].()威尔逊(J.L.Wilson)著;冯增昭等译;.地质出版社.1981,
  • [10] 石灰岩微相..曾允孚译;.地质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