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互补与制度替代——政治参与视野下的人大与信访

被引:4
作者
李剑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关键词
政治参与; 代议民主; 信访;
D O I
10.16273/j.cnki.53-1134/d.2005.04.005
中图分类号
D62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信访制度一道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政治参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其不同的制度成长逻辑、运作形式。信访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意外出现使得人大一开始承载了信访的特定功能。随着信访机制在改革开放后的不断膨胀,人大信访工作也逐渐扩张。然而,在现有的权力运行框架下,人大信访工作的扩张却是以人大制度本身代议功能的边缘化为牺牲品的,这样非但不能根本上缓解信访机制所面临的压力,反而会通过人大代议功能的边缘化,最终损害中国政治的参与结构。“信访洪峰”所昭示出的参与危机的解决有待于包括人大制度在内的中国政治参与结构的整体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 浦兴祖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 陶东明;陈明明[编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3]  
政治学手册精选[M] (美)格林斯坦(FredI.Greenstein);(美)波尔斯比(NelsonW.Polsby)编;竺乾威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96,
[4]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美)亨廷顿(Huntington;S.P.)著;王冠华等译; 三联书店 1989,
[5]  
社会契约论[M] [法]卢梭(J·J·Rousseu) 著;何兆武 译 商务印书馆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