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旱地冬小麦生育后期有关光合特性及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9
作者
:
苘辉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阳农学院
苘辉民
于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阳农学院
于国华
殷锡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阳农学院
殷锡圣
战淑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阳农学院
战淑敏
刘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莱阳农学院
刘新
机构
:
[1]
莱阳农学院
来源
:
核农学报
|
1999年
/ 04期
关键词
:
冬小麦,自然干旱,光合特性,14C产物,分配与转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12.10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大田自然干旱条件下旱作处理,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合速率仍可达1424μmolCO2·m-2·s-1;在叶片水势达-18~-21MPa条件下,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可达20~23μmolCO2·min-1·g-1dw;浇水处理小麦植株旗叶光合速率为1515μmolCO2·m-2·s-1,水势达-165~-18MPa条件下,旗叶RuBp羧化酶活性可达22~25μmolCO2·min-1·g-1dw;表明在一定干旱条件下,旗叶RuBp羧化酶不是光合速率主要的限制因素,其受干旱影响程度较小。另外,在自然干旱条件下,地上部光合器官旗叶、旗叶鞘、旗叶节间及芒对籽粒的贡献可达448%;而浇水处理为402%。在生育后期,地上部14C光合产物向地下根系运输的比例两处理均为2%左右,但旱作处理120~200cm土层范围内根系所占有的14C产物量占地下根系14C产物总量的比率达834%,而浇水处理则只有36%。这些特性对保证旱作栽培冬小麦生育后期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十分有益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20-22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