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6000年以来的古降水变化:江陵剖面沉积物粒度记录

被引:10
作者
谢远云
李长安
王秋良
殷鸿福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气候演化; 粒度; 江汉平原; 全新世;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5.03.017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江陵剖面沉积物的高密度采样和粒度分析,重建了江汉平原江陵地区近6.0kaBP以来的古降水古气候变化序列:6.0~4.6kaBP为干旱阶段;4.6~2.5kaBP为湿润时期,该时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阶段4.60~3.44kaBP降水波动频繁,其中4.60~4.27、4.16~3.95、3.80~3.68kaBP为湿润时期,而4.27~4.16、3.95~3.80、3.68~3.44kaBP为干旱时期;后期3.44~2.50kaBP为稳定的湿润阶段,湖沼泥炭发育,其中3.1~2.87kaBP为干旱阶段;2.50kaBP以来,由湖沼堆积转化为洪水漫滩堆积,气候变干或冷干。江陵地区6kaBP以来的古降水古气候变化与国内相邻区域及国外的研究资料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鄱阳湖沉积物近8ka来有机质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气候变化特征 [J].
马振兴 ;
黄俊华 ;
魏源 ;
李均辉 ;
胡超涌 .
地球化学, 2004, (03) :279-285
[2]   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湖泊沉积物环境记录——以沉积物粒度为例 [J].
陈敬安 ;
万国江 ;
张峰 ;
David Dian Zhang ;
黄荣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563-568
[3]   泥河湾盆地东部中全新世晚期的干/冷干事件与中全新世湿润状况的结束 [J].
王红亚 ;
汪美华 ;
谢强 ;
于澎涛 ;
刘鸿雁 ;
崔海亭 .
地理科学, 2002, (05) :557-562
[4]   红原泥炭纤维素氧同位素指示的距今6ka温度变化 [J].
徐海 ;
洪业汤 ;
林庆华 ;
洪冰 ;
姜洪波 ;
朱泳煊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15) :1181-1186
[5]   华北北部中全新世降温气候事件与古文化变迁 [J].
靳桂云 ;
刘东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20) :1725-1730
[6]   历史记录提取的近5~2.7ka黄河中下游平原重要气候事件及其环境意义 [J].
侯甬坚 ;
祝一志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4) :23-29
[7]   中晚全新世江汉平原沔城地区古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 [J].
朱育新 ;
王苏民 ;
羊向东 ;
吴瑞金 .
湖泊科学, 1999, (01) :33-39
[8]   上海马桥地区全新世中晚期环境演变 [J].
于世永,朱诚,史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1) :58-64
[9]   近5ka温度的金川泥炭δ18O记录 [J].
洪业汤 ;
姜洪波 ;
陶发祥 ;
洪冰 ;
曾毅强 ;
李汉鼎 ;
冷雪夭 ;
T.W.D.Edwards ;
W.M.Buhay ;
R.J.Elgood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6) :525-530
[10]   台湾高山湖泊沉积记录指示的近4000年气候与环境变化 [J].
罗建育 ;
陈镇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4) :36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