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孙莹 [1 ]
花佳佳 [2 ]
施加加 [1 ]
蒋丽琴 [1 ]
李周 [1 ]
王琨 [1 ]
朱颖艳 [3 ]
机构
[1] 昆山市康复医院
[2]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3] 江苏省太仓市双凤卫生院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日2次。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MI)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缺失1例,缺失率为4.76%,对照组缺失2例,缺失率为9.52%,缺失率均<20%。与组内训练前比较,2组患者训练后WMFT、FMA、MBI评分均较高(P<0.05)。与观察组训练后比较,对照组训练后WMFT[(46.58±3.90)分]、FMA[(31.95±2.89)分]、MBI评分[(79.74±9.81)分]均较低(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928 / 93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研究 [J].
易金花 ;
张颖 ;
简卓 ;
喻洪流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4, 36 (08) :641-644
[2]   上肢机器人治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J].
刘震 ;
张盘德 ;
容小川 ;
皮周凯 ;
李桂恩 ;
林楚克 ;
张晋昕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4, 36 (07) :523-526
[3]   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的影响 [J].
刘定华 ;
刘冬柏 ;
洪珊珊 ;
韩伯军 ;
江岐涛 ;
张剑宇 ;
彭岚 ;
孟宪平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 (11) :821-824
[4]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标准效度和评定者内部信度研究 [J].
毕胜 ;
Christina Hui-Chan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 (12) :1084-1086
[5]   依据神经康复原则应用机器人对脑卒中和脑外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J].
毕胜 ;
季林红 ;
纪树荣 ;
王广志 ;
顾越 ;
王子曦 ;
任宇鹏 ;
张宇博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08) :523-527
[7]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J].
徐丽丽 ;
吴毅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02)
[8]   四种上肢功能评定量表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信度研究 [J].
寇程 ;
刘小燮 ;
毕胜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 (04) :269-272
[9]   手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刘凤杰 ;
周达岸 ;
高睿鹏 ;
胡传利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 (07) :557-558
[10]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腕背伸功能的影响 [J].
任云萍 ;
李玥莹 ;
李长江 ;
熊道海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 35 (09) :7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