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效应与风险投资机构:来自IPO公司的证据

被引:21
作者
罗炜 [1 ]
余琰 [2 ]
周晓松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
[2]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财务系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处置效应; 信息不对称; 投资经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风险投资机构在企业IPO后减持过程是否存在处置效应。研究发现,当解禁期的股价相对参照点价格(发行价、上市首日收盘价及上市第20日收盘价)存在亏损时,风险投资机构减持意愿下降,更可能继续持有股票,表现出显著的处置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公司总部在同一地区、在被投企业有董事席位的,能够显著降低减持过程的处置效应,而投资经验也有助于缓解风险投资机构的处置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国有风险投资的投资行为和投资成效 [J].
余琰 ;
罗炜 ;
李怡宗 ;
朱琪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32-46
[2]   异质投资者行为与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J].
陈炜 ;
袁子甲 ;
何基报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43-54
[3]   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吴超鹏 ;
吴世农 ;
程静雅 ;
王璐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105-119+160
[4]   什么导致了处置效应:基于不同市场环境的模拟研究与经验检验 [J].
李学峰 ;
王兆宇 ;
苏晨 .
世界经济, 2011, (12) :140-155
[5]   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与内在机理 [J].
张学勇 ;
廖理 .
经济研究, 2011, 46 (06) :118-132
[6]   中国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 [J].
史永东 ;
李竹薇 ;
陈炜 .
金融研究, 2009, (11) :129-142
[7]   我国创业投资的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 [J].
钱苹 ;
张帏 .
经济研究, 2007, (05) :78-90
[8]   投资者“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的心理实验研究 [J].
林树 ;
俞乔 ;
汤震宇 ;
周建 .
经济研究, 2006, (08) :58-69
[9]   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 [J].
赵学军 ;
王永宏 .
金融研究, 2001, (07) :92-97
[10]  
争抢退出“肥肉”:PE二级市场减持玄机[N]. 胡中彬,李保华.经济观察报. 2012 (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