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产出机制的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10
作者
谢兰云 [1 ]
王维国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非线性; 门槛回归; R&D;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6.02.00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基于门槛回归模型,以R&D强度和R&D经费中企业经费所占比例作为门槛变量,对我国1985—2013年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产出机制发生了转变,它们之间存在着两个门槛,R&D强度的门槛值分别为0.661%和1.325%,R&D经费中企业经费所占比例的门槛值分别为29%和67%。两个门槛变量回归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在不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这个控制变量的前提下,我国专利产出的增长都经历了从以R&D人员增长为主要影响因素到以R&D资本增长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转变过程。在这个机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非线性模型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门槛回归模型的结果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 [J].
赵彦云 ;
刘思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4) :34-48+81
[2]   中国省份研究与开发(R&D)指数及其存量的计算 [J].
谢兰云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 23 (04) :65-71
[3]   知识生产、创新与研发投资回报 [J].
严成樑 ;
周铭山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1051-1070
[4]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5]   用DEA方法评测知识生产中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 [J].
吴延兵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7) :67-79
[6]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 [J].
寇宗来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1) :77-92
[7]   通货膨胀阻碍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吗?——基于一个门槛回归模型的新检验 [J].
孔东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0) :56-66
[8]   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29-1156
[9]   中国省际R&D强度差异的决定与比较——基于1998-2004年的实证分析 [J].
江静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3-25
[10]   上海市大中型工业行业专利产出滞后机制研究 [J].
朱平芳 ;
徐伟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9) :137-143